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动物百科小编被鱼叼着的猫给大家整理了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的档案资料,包括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相关的详细信息。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档案信息

物种名:中华平脉茧蜂

拉丁名:Spinadesha sinica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茧蜂科Braconidae

资源编码:21131581156

描述:雌,体长2.9–3.1mm,前翅长3.0–3.2mm,产卵鞘长0.4–0.6mm.。 头:触角39–40节;端鞭节尖细,长为宽的3.2–3.6倍;中部鞭节长为宽的1.9–2.3倍;第1鞭节长约为宽的2.7–3.0倍,分别为第2,3鞭节长的1.1和1.2倍;第3鞭节长为宽的2.0倍;唇基缺脊与颜面分隔;颜面大部分光滑,侧密长绒毛;颚眼距具刻纹和细长绒毛;复眼光滑;额大部分光滑,具浅中纵沟;唇基高度:内幕骨间距:幕骨复眼间距=2:7:4;复眼高度:颜面宽度:头宽=15:12:25;颜面长为宽的0.8倍;头顶和颊光滑,具稀疏细毛;背面观复眼高为颊长的2.3倍;后单眼间距:后单眼横向直径:后单眼与复眼间最短距离=3:2:8。 胸:胸具粗糙刻点和毛,长为高的1.4–1.6倍;前胸背板被稀疏毛;盾纵沟明显,末端具刻纹;小盾片前沟窄而深,具平行短刻条;小盾片被密短毛;后胸背板中央区域具隆起脊;并胸腹节大部分光滑,中央区域被短毛,两侧密长,具完整中纵脊。 足:前足腿节、胫节和跗节长之比=17:20:24;后足腿节、胫节和基跗节长之比=20:31:16,三者长分别为其最大宽的3.6,7.8和8.1倍;后足胫节端距极短,仅为基跗节长的0.1倍。 翅:前翅:SR1:3-SR:r=31:13:3;1-SR+M脉直;2-SR:3-SR:r-m=9:13:6;cu-a脉对叉。后翅:SC+R1:2-SC+R:1r-m=6:3:2,C+SC+R脉端部具1刚毛。 腹:腹背板具豆痕状刻纹。第1腹背板长为端宽的1.0–1.1倍,中后端具强烈隆起区;第2腹背板末端宽为长的1.4–1.7倍,具明显的中纵脊,基部亚侧沟延伸至近后缘;第2–3腹背板间缝中等宽、深、具平行短刻条;第4–7腹背板具刻纹及均匀毛;第5腹背板后缘具锯齿状突起。产卵鞘长为前翅的0.1–0.2倍。 体色:体主要黑褐色;下颚须和颜面淡黄色,颜面两侧或各具1黄褐色斑;前足、中足基节至胫节、后足基节至腿节淡黄色,中足跗节、后足胫节和跗节黄褐色;中胸盾片中叶后半部淡黄色或中叶完全黑褐色;部分标本小盾片除前缘黑褐色外其余淡黄色,或小盾片完全黑褐色;第1腹背板中央区域端半部、第2–3腹背板中央区域、第4–5腹背板中线黄色;翅膜近透明。 雄虫:形态特征与雌虫相似,除体型稍小:体长2.3–2.6mm,前翅长2.4–2.7mm,另复眼相比雌虫较大。 生物学:不详。 (二)奇翅茧蜂族AphrastobraconiniAshmead,1900 形态特征:端鞭节至少明显突出,通常末端尖锐;中部鞭节长等于或短于宽;柄节圆柱形或近圆柱形,腹侧长于背侧;前翅第2亚缘室长、窄;C+SC+R脉与1-SR脉形成的角度大于55°;后翅1r-m脉短于SC+R1脉;后翅cu-a脉附近毛退化。产卵鞘形态、长度均变异大。若前翅第1亚盘室卵形,部分翅脉增厚,CU1b脉前部强烈变宽,远宽于3-CU1脉后部,cu-a脉远前叉,产卵管简单缺端背结,则一般复眼极大,复眼与上颚间距离小于复眼高的0.15倍;若产卵管端部腹面形成独特的拱形区域,则其长于体长。 生物学:主要寄生于隐蔽性强的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甲科Brprest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和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夜蛾科Noctuidae、织蛾科Oecophoridae和蓑蛾科Psychidae)害虫,但也有奇翅茧蜂属Aphrastobracon种类寄生于半翅目Homoptera的蚧总科Coccoidea中的胶蚧科Kerridae等害虫。 注:Ashmead(1900)首次根据奇翅茧蜂属前翅中的cu-a脉远前叉、亚盘室卵圆形等特征而第一次确立为奇翅茧蜂族。 目前该族世界已知13属,本次研究发现该族5属。 3.奇翅茧蜂属AphrastobraconAshmead,1896 形态特征:端鞭节明显突出;中部鞭节长短于宽;柄节端中部不凹陷或仅微弱凹陷;颜面具微弱刻点,但光亮;复眼极大,几乎与上颚基部相接;头横向。胸大部分光滑,仅具稀疏毛;盾纵沟较明显。前翅翅痣大,长大于宽;前翅第1亚盘室卵形,部分翅脉增厚,CU1b脉前部强烈变宽,远宽于3-CU1脉后部,cu-a脉远前叉,3-CU1脉明显变粗,1-SR+M脉强烈弯曲。后足胫节毛相对较密。腹光滑,缺少刻纹;腹部多少呈近菱形状;第1腹背板长大于端宽,中央楔形隆起区域发达,两侧具深纵沟,具背侧脊;第2腹背板方形,中基三角区短而宽,侧纵沟发达;第3腹背板宽大于长,前侧隆起区微弱;第2、3腹背板间缝深,光滑或具平行短刻条。产卵管端部缺背结,等长于或短于腹部。 生物学:该属种类主要外寄生于植食性害虫如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也寄生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和半翅目Hemiptera胶蚧科Kerridae(Ramakrichna,1926;Quickeetal.,2000)。 注:全世界已知10种。我国已知1种。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平台号:2133C0001600034001

标本号:201100690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采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产地1:GX

产地2:大明山

产地3:内朝

采集人:刘珍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标本记载2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平台号:2133C0001600034000

标本号:20035884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采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产地1:GX

产地2:南宁

采集人:林乃铨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标本记载3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平台号:2133C0001600033999

标本号:200804533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鹦哥岭

采集人:曾洁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标本记载4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平台号:2133C0001600033998

标本号:200703661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尖峰岭

采集人:张魁艳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标本记载5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

平台号:2133C0001600033997

标本号:200804466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鹦哥岭

产地3:红茂村

采集人:曾洁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寄生蜂资源标本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动物百科 » 中华平脉茧蜂 Spinadesha si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