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小编骑着蜗牛赶太阳给大家整理了褐脊瘤胸竹节虫 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的档案资料,包括褐脊瘤胸竹节虫 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褐脊瘤胸竹节虫 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相关的详细信息。
褐脊瘤胸竹节虫 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档案信息
物种名:褐脊瘤胸竹节虫
拉丁名: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竹节虫目Phasmida
科:异竹节虫科
资源编码:21131543000
描述:雌性: 体长68mm。体粗壮。褐色, 触角基至端部, 背面深褐色; 前胸背板有5 个不规则黑斑,尤以前方3个较大;中胸背板中域有4个黑斑,后缘有2黑斑;3对足股、胫节纵脊深褐色,第6~7腹节背板有7条褐色细纵纹。头宽圆,光滑,后头隆起不明显,背中央有1浅纵沟;复眼半球形;触角线形,不达腹端,各节披细毛,基部第1节扁宽,第2节近似圆柱形。前胸背板前缘弧形凹人, 后缘略平直, 横沟位于前半部, 纵沟较浅; 中胸背板前窄后宽, 密披细毛, 背中央具细纵脊, 近前方较平坦, 其余部分较隆起, 中域近前方2黑斑处似有瘤突,背中央具细脊,后缘中央稍凹人。前翅宽卵形,后缘较平直,外侧中央稍隆起, 纵脉粗, 色深; 后翅长, 略超过腹端, 脉纹清楚。3 对足中等长, 前足股节基部弯曲,各足股节无齿、叶等外长物,背腹纵脊明显。腹部较粗,至端部3节渐窄,腹端3节以臀节背板最长,第8背板次之,臀节背板后缘中央浅角形凹人,第7腹节腹板后缘中央呈“U”形凹人, 两侧脊状隆起; 腹瓣较扁平, 中脊不明显, 有两侧脊, 端缘浅弧形凹入; 尾须圆柱形, 端钝, 稍超过腹端。雄性: 体长40mm。体远较雌性为小。黄褐色, 触角基部2节背面褐色;前胸背板前有3,后有2黑斑;中胸背板前有1个中央至后有6个黑斑;3对足股节褐色脊明显;腹部有7条褐色纵线。头宽圆、后头稍隆起; 触角长丝状, 稍长于腹端。前胸背板近似长方形, 后缘略弧形,背中央具十字形沟纹, 但横沟位前半部;中胸背板长为前胸背板2倍, 披细长毛, 中部至后部较隆起, 背中脊清楚。3 对足细长,无齿、叶等外长物。前翅鳞状,褐色脉纹清楚;后翅约伸达第7腹节中部。腹端3 节较膨大, 臀节宽, 后缘呈亚梯形, 端部中央略内凹, 具 1 对褐色弯齿, 两侧叶钝角形; 下生殖板略膨大, 具中脊,端缘角形,约伸达第8腹节中部; 尾须明显超出腹端,圆柱形,略内弯,端部截状。
褐脊瘤胸竹节虫 Trachythorax fuscocarinat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31C0002600136585
标本号:12001719
标本馆:SIE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乐东
产地3:尖峰岭
采集人:毕文烜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标本记载2
平台号:2131C0002600136584
标本号:12001718
标本馆:SIE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乐东
产地3:尖峰岭
采集人:毕文烜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标本记载3
平台号:2131C0002600136583
标本号:12001717
标本馆:SIE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乐东
产地3:尖峰岭
采集人:毕文烜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标本记载4
平台号:2131C0002600136582
标本号:12001716
标本馆:SIE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乐东
产地3:尖峰岭
采集人:毕文烜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