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大自然
一起见证神奇的动物世界

抖音三嫂科莫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

阅读(117)

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是已知存在的体型最大的蜥蜴,平均体长2—3米;平均体重:雄性79—91千克,雌性68—73千克,最长3.13米重166千克(包括未消化食物在内),圈养的通常比野外的重。它的尾巴和身体几乎一样长,四肢粗细宛如成人手臂,头和排球大小差不多。幼崽皮肤颜色是绿色、黄色和黑色。成年的巨蜥全身呈黑褐色。
科莫多巨蜥强行吞下鹿头被噎死了,真是太惨了。
科莫多巨蜥也称科莫多龙,它捕猎的方式很有趣,遭遇大型猎物后有机会就冲上去咬一口,然后等猎物中毒而死,一般情况而言,这个时间可能会长达2-3天!

科莫多巨蜥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会缓缓地跟在后面,直到猎物毒发身亡,然后再大快朵颐!

科莫多巨蜥咬伤猎物,是细菌繁殖而死还是毒发身亡?

现存的科莫多巨蜥大约有6000多头,仅仅分布于印尼的四个岛(科莫多岛、林卡岛、莫堂岛和弗洛雷斯岛)。

科莫多巨蜥的体型很大,平均可达2-3米,体重100千克以上,最大的甚至到3.13米,体重超过160千克!看上去很笨重,平时走路也摇摇摆摆,有些王者风范,但口流涎水让它的形象大打折扣,不过跑起来却不弱,最高速度能在20千米/小时以上!

遭遇的很多猎物都架不住它突然发难,然后被死死咬住,如果猎物不大,当场就吃了,如果猎物很大,那么科莫多巨蜥就会跟在身后,慢慢的等它中毒而死!

细菌还是毒液?

BBC的纪录片中曾经介绍是细菌,有两种可能,一种科莫多巨蜥口腔中的,科莫多巨蜥弧菌口腔菌群会导致猎物通过伤口感染,继而引起败血症,最终身亡,另一种科学家猜测是当地热带水坑中的致命细菌,因为科莫多巨蜥咬伤的部位大都在腹部或者脚部,喝水或者过水坑时必定会感染细菌,最终效果就是几天后细菌大量繁殖,猎物身亡!

研究表明,被科莫多巨蜥杀死的水牛情况有些复杂,科学家最后认定细菌致死和科摩多巨蜥之间只有时间先后原因,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这个细菌致死论被否定!

2009年澳洲墨尔本大学毒液专家布莱恩‧佛莱博士(Bryan Fry)在PNA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巨蜥口中的毒液是重要原因,科莫多巨蜥口腔中有数条毒腺,分泌的凝血障碍类毒液!

科莫多巨蜥的毒腺

很像一类蛇毒!被咬伤后毒液进入猎物体内,会导致血液无法凝固,血管扩张,进而肌肉麻痹、意识丧失、休克,迅速失血过多致死。

毒液中检测到的毒素类型以及作用机理

但论文同时表示,细菌也在死亡过程中有潜在的作用,细菌和毒液是一种“联合攻击”武器,在对付猎物的作用上,两者都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假如人被咬一口,立刻送医,还有救吗?

布莱恩‧佛莱博士研究显示,这种毒液是一种蛋白质混合物,和蛇毒一样复杂!质谱仪显示,其中有35%的2000个转录本编码其他毒毒素的已知毒素类型。分子复杂性和表达水平与蛇毒的记录相当,编码的毒素类型与质谱显示的蛋白质分子量一致。

布莱恩‧佛莱博士鉴定出的毒素类别为AVIT、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CRISP)、激肽释放酶、钠尿肽和III型磷脂酶A2蛋白,科莫多氏弧菌中分离出来的异构体确认会导致凝血障碍、低血压、出血和休克诱导毒素的生化特性。

坏消息是布莱恩‧佛莱博士没有说明如何治疗,更坏的消息是只要0.4 mg / kg的剂量足以诱发低血压休克,一般80千克的人只需要32毫克即可发生低血压休克,但科莫多巨蜥的毒腺中总共有6克毒液,最易让200人休克!不过一般只有1.2克能在咬伤猎物时使用,即使如此,也能搞定40人!

不过和蛇的毒牙相比,科莫多龙造成的伤口巨大,当然伤口大有个好处,容易清洗,只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然后按毒蛇咬伤后的物理处理,马上送医,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动物死亡主要是因为无法处理伤口,一直流血,低血压和细菌感染,综合因素之下导致的死亡。

科莫多巨蜥的孤雌生殖

科莫多巨蜥有一种超级神奇的技能,就是孤雌生殖,一只雌性科莫多巨蜥即可生殖,它的性染色体是W和Z,雌性组合是WZ,雄性则是ZZ,孤雌生殖时科摩多巨蜥的孤雌生殖中会让一个配子代替精子受精,产生的配合是WW和ZZ,但只有ZZ染色体组合才能着床!

孤雌生殖繁殖出来的是雄性,然后“自产自销”,一只科莫多巨蜥即可繁衍出一大群,但一般情况下科莫多巨蜥并不会选择孤雌生殖,只有在长期无雄性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案例是英格兰的切斯特动物园的一只科莫多巨蜥,在没有雄性的情况下突然产下了11个蛋,院方十分好奇,将其放入了孵化器,结果孵出了7个!

DNA显示确实是该巨蜥,伦敦动物园的科莫多巨蜥则在2005年产下了22个蛋,其中四个正常孵出,至此科学家才发现,这个物种不需要“男人”也能繁殖后代!自然界那么多物种中大约有七十个物种可以做到如此。

孤雌生殖并不是演化优势,因为缺乏基因多样性,但这是在极端条件下繁殖的一种手段。

极地动物:雪兔-兔科兔属动物

阅读(101)

雪兔(拉丁学名:lepus timidus),是寒带、亚寒带代表动物之一,是一类个体较大的野兔,体长一般在510毫米左右。耳朵短,尾巴亦短,是中国九种野兔(其余八种为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草兔、高原兔、塔里木兔、云南兔和海南兔)中尾巴最短的。雪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冬天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耳尖和眼圈黑褐色;前后脚掌淡黄色;夏天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是中国唯一冬毛变白的野兔。雪兔生活在温带的森林、平原上,属夜行性动物,胆小怕惊,喜安静,耐寒怕热,喜干怕湿,喜啃咬木头和洗浴,共有25个亚种。

雪兔躯体略大于草兔。体长46-65cm,尾长4.3-8cm,体重为2-6kg。耳朵较家兔为短,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地带不仅不需要布满毛细血管的大耳朵来散热,而且要常常将耳朵紧紧地贴在背上,以保存热量。它的眼睛很大,置于头的两侧,为其提供了大范围的视野,可以同时前视、后视、侧视和上视,真可谓眼观六路。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间的距离太大,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在快速奔跑时,往往来不及转动面部,所以常常撞墙、撞树,“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于此。它的尾短而宽,略呈圆形。雪兔的腿肌发达而有力,前腿较短,具5趾,后腿较长,具4趾,脚下的毛多而蓬松,适于跳跃前进。鼻腔也大,下门齿长而坚固,这些既是对寒冷地域的适应,也表明它是更为进化的物种。
毛色冬夏差异很大。冬毛长而密,体侧与腹部毛最长,全身呈雪白色,厚密而柔软,体侧的毛长达5厘米,仅有耳尖和眼圈为黑褐色。。夏毛较体毛为淡栗褐色并杂有黑色毛尖针毛,头顶及耳背部杂有大量的黑褐色短毛,耳尖呈黑褐色,喉部、胸部及前后肢的外侧为淡黄褐色,颏、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纯白色,前肢脚掌的刷毛呈浅栗色,尾的背面有褐色斑纹。雪兔冬季毛色变白,主要由于换毛所致。换毛受光照的影响:光照减少,开始换毛,毛色变白;每天的光照时间增加,也开始换毛,由白色换成棕色冬天的雪兔毛色雪白的夏毛。换毛的顺序是由体侧、大腿和肩部开始,向上朝着脊背部的方向换,最后头部换毛;先换针毛,后换绒毛。雪兔毛长而绒厚,足底毛长呈刷状,便于在雪地上行走防滑。
雪兔除发情期外,一般均为单独活动。白天隐藏在灌丛、凹地和倒木下的简单洞穴中,里面铺垫有枯枝落叶和自己脱落的毛,清晨、黄昏及夜里出来活动,巢穴并不固定,故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它从不沿自己的足迹活动,总是迂回饶道进窝,接近窝边时,先绕着圈子走,观察细听,然后慢慢地退着进窝。
活动
雪兔性情狡猾而机警,行动无一定规律,活动时通常先耸耳静听以决定去向,离窝前制造假象以便迷惑天敌,以便兔窝不被天敌发现。它的嗅觉十分灵敏,巢穴通常都在略微通风的地方,睡觉时鼻子朝上,以便随时嗅到随风飘来的天敌气味,两只耳朵也警惕地倾听任何一 点异常的声音。冬季降大雪后,它就挖一些一米多深的洞穴居住在里面,并且在雪地上形成纵横交错的跑道。遇到危险时,它的两眼圆睁,耳朵紧贴在背上,呈低蹲伏,常常由于具有一身与环境相仿的保护色而躲过天敌的袭击。雪兔善于跳跃和爬山,也适于在雪地上行走,平时活动多为缓慢跳跃,受惊时便一跃而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快跑时一跃可达3米多远,时速为5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跑动之中常常腾空而起,高达1米以上,以便观察周围的动静,再确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时,它还能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摆脱天敌的追击。雪兔平时胆小,性情温和,然而一到3-5月的交配季节,就一反常态,不再像平时那样谨慎而隐蔽,变得异常活跃,整天东奔西窜寻找配偶。为了获得雌兔的青睐,雄兽常常欢蹦乱跳,嬉戏狂欢,跳跃时做出各种怪诞的动作,这就是谚语中所说的“狂若三月之野兔”。在这段时间里每只雌兽的后边都会跟随着几只雄兽,有时六七只雄兽为了争夺一只雌兽而相互角逐,激烈争斗。它们后腿站立,用前爪猛击对方,或扭打撕咬,最后取得胜利的雄兽才能与雌兽交配。
雪兔一年繁殖2-3胎,怀孕期约为50天,每胎产2-10仔,以2-5仔居多。初生幼仔身体被有密毛,体重为90-120g,它与家兔不同,出生后就能睁开眼睛,2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9-11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寿命为10-13 年。

狐猫(Fox cat) 科西嘉岛新物种

阅读(132)

国家狩猎和野生动物办公室(ONCFS)的首席环境技术人员Pierre Benedetti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野生自然物种,人们虽然知道它,但没有科学地加以识别,因为它是一种极其不起眼的动物,有夜间活动的习惯。”

“这是一个奇妙的发现,”他告诉法新社,他抱着这只在科西嘉岛发现的名为“Ghjattu volpe”的猫狐。它从头到尾长90厘米,耳朵“非常宽”,胡须短,犬齿“高度发达”,在某些方面很像家猫。其他特征包括前腿上的条纹、“非常黑”的后腿和赤褐色的腹部。浓密的丝质被毛是跳蚤、蜱虫和虱子的天然驱避物。尾巴通常有两到四个环和黑色的尖端。Benedetti说:“正是它们的体型和尾巴让它们在岛上赢得了‘猫狐’的称号。”

Ghjattu volpe的脖子上有识别芯片,可以看出它是一只4到6岁的雄性动物,之前已经被抓过几次,而且由于与另一只雄性动物打架而导致眼睛受损。经过检查,这只一只绿眼睛和一只棕色眼睛的猫狐可以自由行动了,它的GPS项圈里留下了80天的数据。

你以为有猫-算了,这梗已经玩过太多次了。身为猫奴,当然是应该所有的类型的猫都应该要一视同仁的爱护。位在意大利西边,以拿破仑的出生地闻名的法国科西嘉岛,长久以来岛上传闻着有身长一公尺,有尖锐獠牙的猫,会在深夜攻击家畜。多年来这都被当成是乡野传说,但2008年,法国「国家狩猎及野生办公室」(ONCFS)发现一种全新猫科动物,同时拥有狐狸跟猫的特征,因此暂名为「狐猫」 (fox-cat,法语为ghjattu-volpe),整个科西嘉岛上也不过16只,是非常珍稀的物种。

雪地中的独行侠—加拿大猞猁

阅读(114)

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是欧亚猞猁的亲戚,也是分布纬度最高的猫科动物。它的外貌酷似家猫,但比家猫体型要大,体长通常为90~110厘米,体重为4.5~18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通体灰色或红棕色,有时会出现淡雅的“蓝色型”,斑点不明显。猞猁Lynx一词成词于1340年,来源于希腊语“光芒”,或许是因为猫眼对光芒的反射而得名。如此文艺的名字,与猞猁那充满文艺气息的忧郁脸庞倒是挺搭的!有图为证:
隐隐有一种文艺片男主角的忧郁气质!两耳的尖端耸立的笔毛是它的标志。

加拿大猞猁的身材,怎么说呢?要说大长腿是有的,不过是前脚短后脚长,还很粗壮,脚掌宽大,配上那细腰身,怎么感觉有点找不到重点的感觉?再来看那条短短的尾巴,配这身材,也实在太短了点吧?别看它这样,它身上的皮可是直毛细皮中相当珍贵的品种,这也成为猞猁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片

虽然加拿大猞猁身材比例有点奇特,但本领不可小觑。它一般在夜间活动,视觉、听觉、嗅觉都很发达,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为了捕获猎物,可以不畏严寒在一个地方静卧几日,极具耐性;也可连续跑出十几公里追赶,不必停息。不仅体力惊人,智商也是相当不错。

图片它天性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图片

加拿大猞猁的捕食种类也很多,包括松鸡、雷鸟、松鼠、老鼠和鱼类,有时捕食体型较大的驯鹿,但主要食物是北极兔、雪兔等兔类,这类动物占据了加拿大猞猁菜单上75%左右,一只成年猞猁每年要吃掉200~300只兔子,兔子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直接决定着当地猞猁的数量以及母猞猁的产仔率,野兔的数量每隔9.6~10年达到一个高峰,加拿大猞猁的数量也随之消长。但同时它的天敌也是比较多的,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它的天敌,如果遭遇到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
图片

加拿大猞猁为喜寒动物,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它们的栖居高度可由海拔数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米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主要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针叶林和高山。

图片综合来看,加拿大猞猁也算得上长相帅气、身形矫健、情商智商都不错,还带点“财气”的主儿嘛!有幸遇上它的话,好好珍惜!图片

大竹狐猴-地球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

阅读(116)

英文名称:Prolemur simus。别名,为灵长目、狐猴科、大竹狐猴属哺乳动物,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群岛东部热带雨林的竹林中,1871年命名,全球仅存1000只左右,属极危物种。

大竹狐猴

相较狐猴家族其他成员,体型最大,吻部不十分突出,面部显得更加圆润。圆润的身体覆盖着橄榄褐色的皮毛,下体和尾部具有灰色、棕色和黄褐色的色彩。

狐猴的鼻子是尖的,比猴子更依赖于它们的嗅觉。狐猴超级家族包括因《马达加斯加》系列电影而流行起来的环尾狐猴,以及特殊的aye-ayes(马达加斯加岛多本顿尼亚)。狐猴的外表、饮食和栖息地因物种而异,但每一种狐猴都在马达加斯加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2012年世界狐猴数量评估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狐猴是地球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几乎所有现存的狐猴都面临灭绝的威胁。

动物界的“混血儿”,基因强大,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的孩子

阅读(99)

我们都知道,西方人和东方人结合,生出的孩子,都被大家称作为“混血儿”,而也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而在动物界这种事就比较少见了。一般我们也不容易看到,尤其在野外,动物的混血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动物界都是有着强大的领域概念,所以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而近些年也出现动物界“混血儿”,而这些混血儿就是因为人工所诞生。

而这些混血儿也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的孩子,基因太强大了,我们知道动物界,狮子和老虎,一直都没有分出哪一个是大哥,而狮子说它是大哥,老虎却说它是大哥,这两个种族一直争大哥的头衔,而两种动物貌似也不能在一起,而这种动物生出的孩子,几乎也是人为导致,就像是“狮虎兽”,可以说继承了老虎和狮子的全部优点,而且在体型上已经完美的超越了自己的父母。

而相反,以老虎为公,狮子为母的“虎狮兽”,貌似就没有那么的霸气,反而变得有一些柔弱,看着还有点萌萌哒。但是“虎狮兽”要比“狮虎兽”更加的珍贵。

在中国我们听说过“骡子”。而我们也知道骡子是由马结合的产物,而骡子是没有任何生育能力,也不存在后代这一说法,而骡子的肉也不好吃,所以也没有人大量的繁殖,但是有一点,骡子的很能干活,耐力比马还有驴好的太多,但是依然不常见。

看到斑马和驴子的结合,简直就是笑坏小编了,是应该叫“骡子”,还是应该叫它“斑马驴”,这个名称就很难起,而它也完全的继承了父母的基因,斑马的花纹被它完全的继承,真是有些奇特。

混血狼一开始看有一种二哈的感觉,是不是二哈要来拆家了,但是它可不是傻傻的二哈,这种狼可以说继承了所有的优点,而在性格上也变得更加的多变,也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

马和斑马的结合,不知道怎么的,斑马的黑白条居然变成了,黄黑条,真是有失美感,而却这种马的脾气还非常的暴躁,很难被驯服,攻击力也不知道比马强了多少倍。

而我们也能看出,“杂交”的动物,不仅仅继承了外表,还有就是秉性,可以说“杂交”动物将父母的基因全部的发挥,而且在生存能力上也是非常的强。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

阅读(110)

兔狲(学名:Otocolobus manul):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5千克,其中指名亚种较重,个别个体超过6kg,青藏亚种体重一般2-4kg。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背中线棕黑色,体后部有较多隐暗的黑色细横放,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明显的 6-8条黑色的环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

兔狲

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

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晨昏活动频繁,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冬季食物缺乏时白天也出来觅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

主要以鼠兔为食,也捕食其它鼠类、刺猬、鸟类、蜥蜴等,偶尔也吃野兔和旱獭等体型稍大的动物。 [11] 兔狲的活动范围比同体型的大部分食肉类要大,蒙古的监测显示,雌性兔狲的家域面积为7.4-125.2平方千米,平均23.1平方千米;雄性兔狲的家域面积则是20.9-207.0平方千米,平均98.8平方千米;而且夏季的家域面积比冬季大。有趣的是,决定兔狲家域面积大小的关键因素,不是猎物密度,而竟然是地洞、石堆等躲藏地的数量和彼此的连通性;因此,对于兔狲来说,有个适于隐藏的家,远比食物更重要。

高鼻羚羊(赛加羚羊) 野生的群落已经灭绝

阅读(91)

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学名Saiga tatarica),又称高鼻羚羊,是中亚地区的旗舰物种。它们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而得名,它的鼻子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只有雄性长角。
赛加羚羊

它是赛加属中唯一的一种。现有两种亚种:赛加羚羊蒙古亚种(Saiga tatarica mongolica)和赛加羚羊指名亚种(Saiga tatarica tatarica)。

赛加羚羊,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很不幸的是,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另外,摩尔多瓦、波兰、乌克兰的野外种群也已经灭绝。现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赛加羚羊也被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CITES)附录II(这意味着禁止该物种的国际商业贸易),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附录II。

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极危物种(CR)。

赛加羚羊列入IUCN第一批物种绿色状态评估中,它的物种恢复指数为38%,已经枯竭,但有很多恢复潜力。

【功能】

赛加羚羊具有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功能、营养功能、物种内部功能。

赛加羚羊功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它的迁徙行为得以保留。该物种对草原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指定亚种的长距离迁移以及蒙古亚种景观尺度的季节运动影响着该物种的结构功能。

【威胁】

非法猎杀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赛加羚羊面临的主要威胁

·农业和水产养殖,例如畜牧业和牧场

·运输和服务走廊,例如公路和铁路

·生物资源利用,例如狩猎、诱捕陆地动物

·自然系统发生改变,例如火灾

·入侵性和其他有问题的物种、基因和疾病

·气候变化和恶劣天气。例如干旱、极端天气

【合作谅解备忘录及报告】

《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赛加羚羊的谅解备忘录》于2006年9月生效,旨在推动国际社会特别是赛加羚羊栖息国家采取措施,减少它们面临的威胁,恢复其种群数量。

《关于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的谅解备忘录》签署国会议已经举行四届。在最近的第四届会议上(2021年9月28日至29日),通过了《赛加羚羊的可持续使用:前景和展望》报告,该报告旨在指导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对赛加羚羊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考虑到该地区的种群动态和对赛加羚羊的威胁。

更多最新消息将通过“绿会融媒”报道。“绿会融媒”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旨在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雪狐(北极狐):活动于整个北极

阅读(106)

雪狐

雪狐(学名:Alopex lagopus)是犬科北极狐属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雪狐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食物主要为旅鼠,也吃鱼、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1]单独或结群活动。它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体重2.5~4千克;颜面窄,嘴尖,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足底毛特别厚。

北极狐体长46-68厘米,尾长28-31厘米,肩高在25-30厘米,体重1.4-9千克。体型较小而肥胖,雄性略大。额面狭,吻部很尖,耳短而圆,颊后部生长毛,腿短,脚底部也密生长毛,适于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松,尖端白色,身体略小于赤狐。北极狐毛皮既长又软且厚,所以北极狐可忍受严寒。冬天全身毛色为纯雪白色,仅无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尾长,尾毛特别蓬松,尾端白色。因为它的脚好似野兔脚,所以学名意思解作有野兔脚的狐狸之意。

北极狐(4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北极狐白令海峡亚种 Alopex lagopus beringensis Merriam, 1902
2 北极狐冰岛亚种 Alopex lagopus fuliginosus Bechstein, 1799
3 北极狐指名亚种 Alopex lagopus lagopus Linnaeus, 1758
4 北极狐普里比洛夫群岛亚种 Alopex lagopus pribilofensis Merriam, 1902

日本鼬(鼬鼠) 学名:Mustela itatsi

阅读(78)

在日本的一些地区,也有传说讲到镰鼬出现时并不是一只,而是“三只一组”,以“三兄弟”的面貌成群出现。第一只把人绊倒,第二只用爪子划开人的皮肤,第三只在伤口上敷药,这就是有人受了伤也不会感到疼的原因。

镰鼬经常出现在日本的动漫、游戏以及影视作品当中。在《画图百鬼夜行》当中,鸟山石燕把它画成了类似鼬鼠的形象,自此之后,提起镰鼬人们就会联想到鼬鼠。

鼬鼠是一个大类,其中有一种只生活在日本的鼬鼠,叫“日本鼬”,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日语中提到鼬鼠多特指日本鼬。

鼬鼠的自然栖息地在本州、四国、九州等。它的身体很长,成年雄性鼬鼠可以长到半米左右。鼬鼠的适应能力很强,河边、湿地、森林等都可以作为它们的栖息之地。作为小型食肉动物,它们的“菜单”中啮齿类动物的排名很靠前,所以在古代鼬鼠一直是人们的“捕鼠利器”。不过近年来,由于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鼬鼠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所以日本已经把鼬鼠列为保护动物。如果居民需要驱除鼬鼠,需要跟自治体申请,取得许可。

很多动漫影视作品里都有鼬鼠相关的形象,比如《火影忍者》里的手鞠,跟开篇介绍的镰鼬的传说关系密切。她的忍术,就是以镰鼬命名,攻击的时候也是用扇子制造暴风。另外她的通灵术召唤出来的就是一只独眼镰鼬,使用的也是在传说中用来划伤人体的镰刀,威力惊人。再比如,游戏《仁王2》中,镰鼬作为boss之一登场,技能同样是它的招牌:速度和狂风。

尽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种类的鼬鼠存在,不过日本鼬鼠的传说确实独一无二,可以说非常具有日本特色了。​​​​日本鼬(鼬鼠) 学名:Mustela itatsi